健康專欄

猴頭菇介紹

猴頭菇,又稱猴菇,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,肉嫩、味香、鮮美可口。 《中國藥用真菌》記載:「猴頭菇味甘、性平、能利五臟、助消化、滋補、對消化不良、神經衰退與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有良好的功效。」 猴頭菇營養價值極高。胺基酸種類多過16種以上,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較高的礦物質成分。猴頭菇具有利五臟、助消化、滋補身體等功能,對消化不良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神經衰弱均有一定療效。同時,猴頭菇還含有多種糖類物質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 ----以上摘錄於維基百科

猴頭菇特色

「猴頭菇」學名為Hericium erinaceus,為針狀珊瑚茸科的菇蕈種。中國人認為本菇蕈的形狀類似小猴子的頭部,故名為「猴頭菇」。自古以來,猴頭菇在中國被視為四大山珍海味之一,與熊掌、海參、魚翅並列為中國四大稀珍名菜,並有「山珍猴頭,海味燕窩」的說法,是宮廷常備之藥膳料理之珍貴食材。

乾燥猴頭菇處理方式:

  1. 乾燥猴頭菇放入水裡浸泡到軟。
  2. 將猴頭菇的水擠出來,再將猴頭菇撕開成一塊塊,大約一口可吃的大小,再放入湯鍋,放入冷水淹過猴頭菇,開瓦斯煮沸3分鐘,熄火,浸泡約1小時。此時煮沸的水呈黃色,會苦,所以要一直換水重複洗,擠乾水份,重複這個動作,直到水是乾淨的,然後擠乾水份備用。
  3. 先將鹽用1大匙的水溶解,加入全蛋+糖+胡椒粉+醬油,完全拌勻,嚐試味道,如果太淡,可以再加入一些醬油調味並拌勻。然後,加入擠乾水份的猴頭菇,全部吸收醬汁,浸泡一夜。
  4. 起油鍋,將浸泡好的猴頭菇入炒鍋炒熟,熄火,放涼後,分成一包包入冷凍庫保存。